[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十月的連休去了香港和澳門。
其实是臨時決定的。
甚至連港澳通行證都是拜託旅行社加急處理了。
所以之前根本沒有具體的打算……出發的前一天在豆瓣上看了些攻略,也算大致有了方向感。反正也沒有特別要血拼的東西,那麼只是抱著玩玩逛逛的心情,反而比較容易準備。
兌換了500港幣,帶一張銀聯卡,一個雙肩包,一只斜挎包,然後從浦東機場跟團出發。
飛機降落的時間是下午2點左右,香港的天氣是溫熱潮濕的陰天。巴士開過青馬大橋的時候,看見玻璃窗上滑下雨絲來。
導遊是廈門出生,在香港已經工作了20餘年,口語自然不說,各種習慣和細節自然也完全融入了這個城市。在這裡結婚生子,奉職度日。
(星光大道)
在車上聽著香港的風土介紹,車一路向著天星碼頭去了。
下到星光大道的時候雨點開始變大,不過是戴頂帽子護住頭部就可以的程度。
景色的話和魔都的濱江花園很像了。
路過金像獎女神像的時候拍了照。然後一路走過還有李小龍的蠟像,地面上的亮點則是影視界各種風雲人物的星光章,一些是附了手掌印的。
其實也有很多完全不認識的名字。看一眼就過去。
越往前走顯赫的明星陸續出現,停下來照相留念的人也多起來。
離開前照了哥哥的那張。
(離島)
趁著華燈未上再轉水路去了南丫島。
對吃海鮮沒有什麽興趣,如果有時間環島走走應該不錯。
島上的延邊都變成了海鮮大排檔,路都被細碎地分割,在路口把索苦灣看成KUSO灣還一陣自high神馬的誤很大指示牌。
個個都像樹枝一樣分支開來。
(維多利亞海灣)
夜景相當漂亮。
雖然到尖沙咀延著彌敦道很容易走到,不過前提是請先上到九龍好嗎九龍半島好嗎!!不要在灣仔徒步半小時再回頭問“爲什麽走不到那裡嘛”啊!!捶地
(Bonjour你好,Sasa再見)
香港莎莎真是超多的,特別是在鬧市區的話,幾步一走就能看見。所以要買東西也超方便,不過裏面總是很多人,然後櫃檯小姐也并不是每個都很慈祥。當然有的看見你會主動過來問“想買什麽啊”,在不好意思地回答“先看看”后對方依然熱情地一路尾隨反而讓自己覺得尷尬了。然後也有另一種樣子的,因為不確定這個和那個的區別所以找了店員詢問,結果對方言簡意賅的說了[無法辨認是粵語還是奇怪的普通話的]幾個字後忙別處去了,呆在原地的自己,也是十分困擾。
卓悅的價格更便宜。
包裝都很可愛牌子都不認識的小物件最吸引人了。
不知不覺腦內就會產生“送人也不錯”的想法,最後連帶自己也囤了一堆貨帶走。
所以面對跟魔都相比幾乎砍掉一半的價格誘惑心中只能默默道“衝動是魔鬼”結果下一句就變成“不買白不買”orz
(問路)
入住酒店后去前臺要了地圖,加上之前如果有做功課的話基本出行都不成問題。
只不過平面圖上再明顯的路線到了這個3維世界總有迷茫的時候,所以問路也是相當頻繁的一件事。
第二天的酒店在海洋公園附近,沒有地鐵打的也略顯小貴,所以晚餐后決定周圍走一圈找一下公車站。
馬路對面是加油站,裏面有家附近唯一的一間便利店。進去買了維他奶和點心。結帳的時候沖進來幾個可能是附近學校的初中生,看了一下校服的樣子是白襯衣和黑短褲,不過完全聽不懂他們說什麽(笑)。拎著袋子再往前走能看見公車牌了。在天橋下面的地方。旁邊是網球場。天還在下雨球場里沒有人但是巨大的照明燈還打著光。
有兩三個人在等車。
到站牌下去看才發現香港的公車也不是全線一口價。有零頭而且自動投幣不找零。和魔都一樣雖然有八達通卡可以四通八達但是對遊客來說準備足夠零錢是件麻煩事。算著要乘到哪裡並且要乘幾站大約要多少港幣的自己馬上也覺得麻煩了。
這個時候有人走過來問“想要去哪裡呢?”
就是在電視劇或者動畫片里出現的那種被人主動幫助的畫面。
上班族在夜歸的車站看見拿著地圖對著站牌露出一臉“完全看不懂嘛 ̄口 ̄”表情的遊客。
走過來問“想要去哪裡呢?”
雖然心裡的打算是“不然回酒店問問好了”所以也沒想過在這裡找人探路。
結果在被主動問道的時候,剛剛還嘈嘈雜雜循環著好麻煩好麻煩的腦內人格也安靜下來。
“去中環的話要再對面坐車哦。”
“啊。”
“然後__和__都可以到啦。”
“好。”
“還有錢也要記得打散。”
“好的。”
說數字的時候無法很好的用普通話表達,這邊對粵語也是完全不行,於是就打著手勢重複確認是七還是一之類的。
“謝謝你了”
“不用啦”
“那再見”
“掰掰”
在3維世界總是有迷茫的時候的我們,所以問路也是相當頻繁的一件事。
然後總會碰到一些人,原本互不相識的不同城市的人,自然而然的發生了互相幫助的事情。
細小的交集,然後分開。
各自繼續向前。
讓人覺得,來見見這個城市,真好。
回到酒店原本是去大堂找前臺問問能不能兌換零錢,結果負責旅客諮詢的酒店人員說其實酒店有免費的巴士可以直接開到中環和其他接近市中心的地方。還給了免費大巴的路線和行程表。
心裡舒了一口氣。
安下心來才發現一緊張把剛剛問到的公車路線忘了一半。
所以雖然沒有用上,不過無論是免費大巴的事情,還是出去外面探路的事情。
都覺得。
“真是太好了。”
(吉野家)
在香港三天的最後一天是自由活動。
前一天晚上被導遊告知香港的店基本上要10點后才會開門所以起很早去Shopping也是要在門外等。
所以和大家商量了可以睡到9點,然後出去吃早飯。
坐大巴到了地鐵站附近,下天橋就有一家吉野家。和M記一樣提供早餐,於是就進去了。
17港幣的套餐,魚肉蓋飯和日本茶。
還不錯的元氣早餐。
(海港城)
有點像龍之夢的購物中心。
坐地鐵到尖沙咀站下來步行過去也不算太遠。
途中看見許留山的紅色招牌的小店鋪,早上也沒有很多人。
下次有機會一定要去吃一吃。
海港城里有優衣庫。標價的數字雖然和魔都一樣,就是用港幣結算了。
喝了28港幣的星巴克。
Tall Latte的味道沒有差距吧。
娘親他們去買化妝品。
和妹妹拉著手兜來兜去,然後在一家化妝品店里看見小P老師。
就是那個,那個那個小P老師啦(笑)
雖然不是他的fan還是舉起相機問了能不能拍照。對方笑著點頭后於是很HC地照了張相。
嘛嘛~ 我真的是很少會遇到明星啦。
要說碰到過的大概也就是在某家百貨樓下看見過星爺。
坐在一個角落的一把折叠椅上低頭看本,好像是出外景休息的間隙。
在百貨樓巨大玻璃的後面,靠商場的一面圍了遮擋的布,我們在商場外的馬路上,隔著玻璃默默圍觀。
當時留下最深的印象是星爺的頭髮顏色。
灰白色。
第二個是在會社搬家前,某天午休的時候,發現對面的街角有圍觀的人群,我們一團人就貼著8樓的落地玻璃使勁看了,看見了紫霞姐姐。可能是距離的關係,用日飯經常形容團長的話來說,就是感覺朱茵也好小只。雖然看不清臉,但還是很容易就從外貌上認出來了。
好像明星啊,都是有氣場的呢(笑)
(銅鑼灣-灣仔)
從海港城出來坐地鐵過來的。
香港的地鐵真的很貴,才坐三四站就要7、8港幣(并帶小數點)
自動售票機拒絕100港幣的紙幣,有時50港幣也吐出來。只好去服務中心換了小面值再回來買。
服務中心的姐姐很熱心地一直陪我們到荃灣線的入口。
中途在金鐘站換乘港島線也很方便。
地鐵里不能吃東西。
自動扶梯也是靠右站立。
我們都很自重。xD
出來銅鑼灣的時候已經天黑了。鬧市區的霓虹都亮了起來,不是週末也是相當熱鬧的地方。
香港的雙層巴士相當多,然後上坡下坡也很多,在馬路邊等信號燈時就會看見雙層巴士一輛接一輛從坡道一頭急速開來,然後在極小又傾斜的小路上迅速轉彎穿行而過。
司機大叔都技藝高超(大拇指xD)
鬧市區的街頭五光十色。
然後還有群聚在一起的外國人,皮膚和頭髮都咖啡色,也有其他樣子的。背心和襯衫。三三兩兩坐著或靠在馬路的欄杆上,用描述不來的眼神看著過往的人群。
有點像壞人什麽的。
但實際上沒有看見他們做什麽。
這時候就想起動畫片里總被誤會的角色,路過的媽媽拉住小孩的手一邊走一邊說“見ちゃだめよ!”
(不可以去看……)
於是雖然心裡很好奇,自己也不自覺地沒有一直盯著,而是裝作見怪不怪一樣掃過一眼就繼續往前走了。
雖然心裡一點都沒有見怪不怪(笑)
也有看到阿sir兩個兩個一組站在一些街口巡視。
也有看到要求那些人拿出證件來詢問的場面。
但始終也沒有出現任何衝突的畫面。
像是兩邊的氣勢都在某些規則下沉靜地對峙著。
雖然有不安感,至少暫且相安無事。
香港的治安還是很好的。
到達香港的第一天導遊這樣說過。
但是萬一看到黑澀會火拼,千萬不要圍觀。
這是豆瓣小組里有人給的建議。
(海洋公園)
已經想好如果去海洋公園的話就不去迪士尼。
其實也不全是因為面積的關係啦。
反正也不會去坐翻上翻下翻到胃酸快從鼻子里噴出來的搖滾機。
跳樓機什麽的也只是看看熱鬧。
反正我只會坐摩天輪和旋轉木馬的程度。過山車的話也要看彎曲的弧度。
所以海洋公園就好了嘛。而且迪士尼魔都說不定也會開。
這天的天氣也是陰有小雨。從四部上山大扶梯坐到山頂,能看見旁邊的海灣景色、還有摩天輪巨大的構架、旁邊就是過山車在婉約纏綿。
掐準了時間繞到海洋劇場時正好一場演出馬上要開始,和妹妹進去找了位子坐下看了。
也是電視中常會看見的海豚海獅表演的節目。不過在現場看,有盛大的背景音樂,盛大的全場歡呼,盛大的海豚躍出水面水花飛濺的瞬間。時間忽拉拉就過去了,來之前在看了行程后被同團的其他大人說是那是小孩子才看的節目嘛,最後和妹妹兩人是意猶未盡地看完了。
海豚真的很可愛。
(太平山)
盤上公路上山,在半山腰的時候可以俯瞰島嶼上的高樓大廈(非常高的那種)以非常奇妙的排列一幢幢鱗次櫛比地拔地而起。導遊在大巴的前面介紹著這一片是富人區,那一片是誰誰的投資,山上的別墅是電視里的那個誰的,這間聖瑪利亞學校到了放學的時間門口是怎麼樣的私家車一條條都排隊等著接人。
到達一個平臺后大家下來拍照。
但是拍下來后就明白了,被收攏在自己卡片機小小畫面里的灰濛濛的景色,真的不是眼睛看到的那片景象啊。
開始有點羡慕身邊舉著大炮的人了(笑)
嘛~
不過也就這樣吧。
這些也都是一瞬間的念頭。
(澳門)
最後的兩天乘船入境澳門。入關的是時候照例對比通行證上照片時被窗口裏面的阿Sir要求“把眼鏡拿一下”。照辦了。“是從上海來的啊”
“啊?……啊。啊……”沒想到入關時還會有對話。
“去看那個了吧?那個……(大概在想普通話怎麼說)……世博會吧”
“看了。”看著對方在通行證上咚咚敲上許可章。“你要去看嗎?”隨口(……)就接著問了。
把通行證從窗口遞出來“可能去吧。”對方笑了笑這樣說道。
於是接過本,說了聲謝謝就從旁邊通道過了。
踏入了澳門。
澳門比較小,最多的娛樂活動就是賭場賭場還是賭場。
唯一建造在漁人碼頭的主題公園也因為沒有收入而封鎖掉了。
導遊說明年這裡會拆掉,重新建造賭場。
據說裏面的仿造火山原本是建造成會模仿火山噴火景象的。門票收費是10澳門幣。
但是10澳幣10澳幣的收門票,怎麼也及不上賭場上轉瞬之間一長串數字的往來。
於是決定廢棄了。
我們在那裡下車,繞著主題樂園走了半圈,一邊是仿造火山(關閉了上不去),另一邊是仿古羅馬的建築群(圓形鬥獸場也關閉了進不去裏面)。
本地的居民都不太來這裡,所以除了幾組團的遊客就沒有其他人了。
斷壁殘垣是建造的時候就設計成的樣子,現在看來卻真的像是經歷了很久后廢棄的樂園。
很少看見這種脫離現代文明的古建築群的我們是非常高興的,到處跑著拍著照片,還和妹妹說著在這裡取景拍婚紗或者Cos啊都很不錯耶。人又少。
其實明年就沒有了。
即使有,誰還會特意跑到澳門廢棄的主題公園里取景呢。
只是當時油然而生的一點點的遺憾的心情。
也是轉瞬之間的事情。
有名的步行街叫大三巴。
澳門最多見就是一條條長長的石子路,據說葡萄牙還在殖|民的時候用了重金人工一粒粒鋪設成的。雖然看上去,也就是一條條挺好看的石子路而已。
大三巴的入街口是一面教堂的殘骸,曾經被大火幾乎完全燒毀了的教堂,只留下一面殘骸,是現在的景點之一。
下面有外國人在給路人發聖經。
導遊說,你不知道裏面會夾雜其他敏|感的東西,不要拿。
步行街兩邊都是些當地特產的果餅店鋪,手信店鋪,著名的豬扒包和葡式蛋撻。
有名氣的店裡蛋撻是7澳門幣1只。
普通的小店則是10澳門幣3只。
到達街心的地方有一家豬扒奶茶店貼滿了宣傳的貼紙,門口還有電視機,停下來看了發現放的是韓國版的流星花園。
原來是以前在這個地方取材過的樣子。
電視里花澤類和杉菜在澳門約會,在這裡買了小吃。
沒有看過韓版的。
劇情也就這一段被電視循環往復地播放著。
招牌上寫著奶茶10澳門幣一杯,豬扒包15澳門幣一個。所以套餐就是兩個一起25澳門幣一份。
澳門通用港幣,其次也可以用人民幣,但是使用起來都是1:1,所以使用人民幣是非常不合算的事情。
用港幣買了一杯香滑珍珠奶茶。
珍珠的口感有點微妙。
結果剩了四分之一不喝了。
最後幾天住宿的酒店在賭場的包圍圈里。
導遊介紹說在這裡能看見的高樓,必定就是賭場。
每一座賭場都請過風水先生來看過,所以只要看了外觀就知道經營者的用意。
有外觀像巨大的鳥籠,要你進去如籠中之鳥再出不來。
有巨大鯊魚的背脊做裝飾,如入魚腹,不生吞活剝無法出來。
有大門如同巨獅開口的,讓你有去無回。
還有把大堂吊燈設計成困獸籠的。都是讓人在裡頭清空了錢包放乾了血的喻義。
我們都笑了。
最有名的是威尼斯賭場,巨大的樓盤,還有周邊沒有建造完成的后幾期工程。
一樓是深不可測的賭場,二樓是模仿威尼斯水城的格局,有水,有船,有橋,周圍一圈則是奢侈品的商店環繞。
天頂也被做成模仿天空的樣子,剛走進裏面都以為這一片都是露天……
其實還是困在牢籠之中嗎?
不過很漂亮就是了。
只是參觀的話,嘗嘗賭場里免費的咖啡奶茶和點心,也相當悠閒。
全城24小時開放的賭場,夜幕越低垂越高潮的這片世界,有顏色的表演也是合法的這個地方,完完全全和本地居民的生活截然相反的,是屬於全世界富商的天堂。
紙醉。
金迷。
總共5天的時間,走了很多路,空餘的自由活動時間也給自己排得很豐盛。
雖然還是有“其實還想去那裡看一下的”或者是“以後有機會一定要怎麼樣”。
不算殘念的小殘念。
不過去任何城市也都如此。僅僅的休假的幾天,連地圖上的路標都不一定全都能記住了。
但在旅途最後的最後總能想著“啊。馬上就能回家了呢。”
回到心生眷戀的地方總是最幸福。
“我回來了。”
(寫真日後[……]補上)
